基金投资者教育系列-选基金:比业绩重要的是什么
时间:2020-12-12 23:38作者:综合来源:新浪网 浏览:次
类别:基金机构: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:费小平/岳佳杰日期:2020-12-11
投资要点:
公募基金市场概况:从国内首只公募基金的诞生,至今已过去二十余年,产品数量超过7000只,不同类别、不同投资策略导致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有着天壤之别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如何从7000多只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,无疑是件难事。
选择风险收益特征匹配的产品:在投资者满怀期待的“入场”时,一方面是对收益的非理性认识,例如动辄希望20%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,但从历史数据来看,过去3年、5年和10年,各类别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最高者也不足15%。纵观市场上最优秀的基金经理,过去10年的年化收益也只有20%左右。另一方面往往是对风险的忽视。以股票型基金为例,截至12月10日,该类别基金最近一年的平均收益为40.71%,一些收益靠前的基金取得了超过100%的收益,看似很美的收益背后,是平均最大回撤为16%,这也意味着,投资者如果不幸买在高点,需要面临16%的亏损。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纯债型基金的该值仅为1.77%,虽然同期该类基金的平均收益仅为2.67%。风险与收益的正比关系,拉长时间来看更为明显,同样是这两类基金,成立以来的平均最大回撤数据分别28.6%和2.3%。除了大类资产配置导致的基金的风险收益有巨大差别外,不同的投资策略也会带来风险收益的差别。
选基金,除了业绩,还要关注什么:相比短期业绩,长期业绩更可显示出基金经理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投资能力。对于采取主动投资管理策略的产品而言,选择经历过完整牛熊周期的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产品,就相当于迈出了“躺着赚钱”的第一步。在过去1年、3年和5年中,对比全市场混合型基金和基金经理管理经验在10年以上的该类基金,从平均收益和最差收益的对比数据不难发现,老基金的平均收益更高,并且最差回报的情况也显著好于全市场。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债券型基金里。除了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的管理年限等因素之外,基金的规模、投资策略和组合持仓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。
产品关注:管理经验超过10年的绩优基金经理及其管理的产品
风险提示
1)经济复苏出现恶化;2)外围市场影响等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