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旅客健康环境 助推机场绿色转型
9月5日,由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建集团”)主办的“健康低碳环境营造生态活力新空间”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。论坛聚焦建筑环境健康与低碳协同创新,并在会上正式发布由其编制的《航站楼建筑绿色性能提升技术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这一成果为我国航站楼建筑的绿色性能提升提供了系统化技术指导。
论坛现场
需求持续的增长
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统计数据,2024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共有263个。随着城市发展进程,大量的既有航站楼项目面临更新升级的需求。仅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范围内超过30个机场实施了改扩建工程。机场航站楼的改造更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,远比新建一个航站楼更具挑战性。如何实现不停航施工,如何实现新旧系统的衔接与整合,如何在现有条件限制下满足发展趋势提升项目品质,是航站楼改造更新工作需要直面的问题。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大力推进,可以预见,机场区域更新将会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航站楼绿色性能提升技术需求将会更加迫切。
提质降碳的平衡
同时在双碳发展要求逐步提升的当下,航站楼一方面面临着室内品质、环境舒适性提升的强烈需求,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节能降碳的巨大压力。航站楼本身规模巨大,功能复杂,运行时间长,能耗与碳排放本身就很高。在提质升级时,随着室内环境舒适品质的提升,空调、照明能耗需求必然大幅上升。所以更新升级面临着环境品质提升与能耗碳排降低的矛盾,如何在既有建筑条件下平衡两者,是航站楼绿色性能提升的关键。
上海的创新实践
上海的两大机场—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,在中国航空运输网络中占据着绝对核心的地位,共同构成了中国最大、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。应对客流持续增长、旅客体验提升以及绿色发展与环境提升等需求,对航站楼的更新提升工作更加迫切。近年来,上海机场集团持续推进浦东机场、虹桥机场的环境和能源性能提升,将绿色低碳理念付诸于机场的运行管理中,取得良好的效果。由华建集团华东院设计的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造工程,于2018年投入使用,其绿色更新理念获得行业认可,在第23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获得“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解决方案”全球大奖,成为航站楼绿色更新的标杆。
虹桥机场T1航站楼绿色更新
经验可复制推广
华建集团在机场建筑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的积累,在众多航站楼项目实践中不断迭代更新绿色低碳理念、技术与设计方法,特别是在航站楼更新改造领域形成了体系化的绿色应用路径。
为了将航站楼绿色更新的经验进行复制和推广,华建集团依托工程和科研积累,组织编制了《航站楼建筑绿色性能提升技术指南》,基于航站楼空间、功能、运行特点,明确其绿色性能提升的定位与策划方法,提出绿色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实施要点。
其中绿色性能提升关键技术,分别根据项目定位、项目条件与性能提升目标、投资预算,按实施从易到难,从运维策略优化、设计技术微调、到建筑局部改造提升,分步提出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的实施要点。
《指南》充分贴合航站楼空间、用能与运行特点,合理确定性能目标与技术策略,从设计到运行控制作为一个整体从中提炼性能优化方法,可以为全国不同区域的航站楼建筑绿色性能提升提供科学指引。
《指南》提出的绿色性能提升方法与实施要点,既是对现有大量既有航站楼建筑实现高舒适度、低能源消耗目标的保障,满足使用者与业主当前需求,又可以对后续机场建筑项目运行提供技术指导,可为航站楼建筑设计、运营、管理以及制定相关标准规程提供技术支撑,对行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。
发布活动照片
(发布现场从左至右:
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、
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秘书长(主持工作)张俊、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华建集团华东院总建筑师郭建祥、
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规建处处长徐明生、
华建集团上海科技发展分公司副总经理瞿燕)